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治理的核心技术
近年来,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,这对垃圾发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垃圾焚烧烟气提标改造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。
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,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我国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增加,垃圾围城问题日益凸显。具有占地小、减量效果明显、余热资源可利用等显著优点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,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。
据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0月,全国焚烧企业数量为1010家,有焚烧炉2172台,焚烧能力约111万吨/日。生活垃圾在焚烧处理过程中,排放大量的颗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一氧化碳、氯化氢、重金属和二噁英类等污染物,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。随着火电、钢铁等行业等进入后超低排放时代,垃圾焚烧烟气治理迫在眉睫。
近年来,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,多地相继出台了更为严格的烟气排放地标。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,目前上海、海南、深圳、河北、天津等9省市已发布垃圾焚烧排放标准。这对垃圾发电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。
垃圾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成分复杂,包含二氧化硫、氯化氢、氮氧化物等多种有害成分。酸性气体(氯化氢、二氧化硫、氟化氢等)是垃圾焚烧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,目前业内普遍采用普通氢氧化钙配合SDA工艺对酸性气体进行处理。
当标准提高后,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较高时,一些企业会采用小苏打实现达标排放。此外,一些企业选择炉内脱硫以应对二氧化硫偏高的问题,但同时也带了新的挑战。小苏打的使用,增加了飞灰的处理难度,炉内脱硫剂的使用并不能解决氯化氢的脱除问题。
目前,在天津、河北等地二氧化硫排放限值已降至20mg/Nm³以下,部分地区氯化氢的排放限值控制在了10mg/Nm³以下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继续采用原有方式,将会导致脱酸剂用量增加,飞灰产生量增加,能耗增加,费用增多。为了达到排放限制,垃圾发电企业不得不进行高投入。
在此背景下,垃圾焚烧企业需要一种高效率、高性价比的产品,来实现达标排放。予知环保开发的高活性氢氧化钙应运而生,成为破局的关键。
高活性氢氧化钙脱酸材料,为垃圾发电行业的烟气治理提供了一种高效、经济的解决方案。其技术创新与精准布局,不仅解决了当前行业痛点,更为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。